返回
顶部

国学精髓在做人之道

儒家讲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,修身是一切的根本。清华大学钱逊教授认为,儒学的精华在于做人之道。向来关注人们道德修养提升的钱逊教授,推荐《论语》作为国学入门的经典。这是因为,儒学是中华文化的主干,而儒学的基本精神涵盖在《论语》之中。通过学习国学,去领会中国传统文化中“道德、精神生命是大于物质生命”的思想,得到传统文化的洗礼,对人们来说十分重要。1读《论语》,学做人近年来,社会上对国学兴趣很高。那么

国学精髓在做人之道

儒家讲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,修身是一切的根本。清华大学钱逊教授认为,儒学的精华在于做人之道。向来关注人们道德修养提升的钱逊教授,推荐《论语》作为国学入门的经典。这是因为,儒学是中华文化的主干,而儒学的基本精神涵盖在《论语》之中。通过学习国学,去领会中国传统文化中“道德、精神生命是大于物质生命”的思想,得到传统文化的洗礼,对人们来说十分重要。


1
读《论语》,学做人
近年来,社会上对国学兴趣很高。那么,学国学应该从哪里入手?我觉得就是从读《论语》开始。为什么读《论语》?因为中华文化的主干是儒学,而儒学的基本精神就涵盖在《论语》之中。当然,不是说学国学只需要学儒学,但是现在人们太想什么都要,没有重点。我认为最重要的,尤其是对普通的年轻人来说,就是选择《论语》来入门。因此,近几年来我在各地讲座,常常是以“读《论语》,学做人”作主题。


讲“读《论语》,学做人”,有两层意思:
第一,《论语》思想的核心是讲做人的道理。过去人们一提到《论语》就说“半部论语治天下”,其实《论语》的最核心、最精华之处不是“治国平天下”,无论从其内容,还是从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来看,主要都是讲做人之道。

第二,从现在一般人学国学的目的来看,我们不是要学治国平天下的本事。对一个普通人来说,读《论语》的目的是学做人,是要将学到的东西用到自己的修养上去。大家很熟悉《大学》中的“三纲领、八条目”,特别要注意的是后面还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:“自天子以至于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为本”。

这句话有两层含义:其一是要齐家治国平天下,这些的根本是在修身;其二,自天子以至于庶人,所有人都要以修身为本,这是儒学的根本精神。也就是说,要解决社会问题,要齐家治国平天下,最根本的途径是每一个人的提高。用现代的话来说,社会的进步或者健全稳定发展,根本在于人的提高。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,人才是根本中的根本。儒学把希望寄予人的提升,而且人的提升要靠自己的修养,不是用一套制度来束缚。


2
儒学的核心精神:修身为本
从儒学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来看,儒学的精华也是在做人这方面。现在经常讲民族精神,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。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基础,集中体现在一句话: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”。这是儒学所提倡的最根本的人生价值观。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”“苟为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”……这些历代仁人志士的名言无不体现了这种人生价值观。

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”也包含了两个深层的意义:
其一,中国人并不是只顾个人,个人与群体(就现代而言是民族、国家)是联系在一起的。中国人有一种自我担当的意识,“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;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”,这是中国人爱国主义最重要的基础。现在的年轻人多追求个人的发展,在这方面就比较薄弱了。

其二,中国人的传统是把精神生命、精神追求放在个体的物质生命之上,而不把物质生命放在第一位。人要有点精神,而不是只追求物质;只要吃好、玩好,这是不可取的。从中国传统来讲,这样就是“近于禽兽”。真正做一个人,就是要有一定的精神品质,要把精神生命的追求放在第一位。这些精神、思想的源头都在《论语》。

曾子说:“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”什么是“任重而道远”,就是“仁以为己任,不亦重乎?死而后已,不亦远乎?”所谓仁以为己任,一个人到世界上有自己的责任,而且责任很重。

image.png

《论语·宪问》中有孔子关于君子的一段话:“子路问君子。子曰:'修己以敬。’曰:'如斯而已乎?’曰:'修己以安人。’曰:'如斯而已乎?’曰:'修己以安百姓。修己以安百姓,尧舜其犹病诸!’”在孔子看来,要做一个君子,首先就要不断地修养自己。但儒学并不是不顾国家,只顾自己修身。修养自己是为了安人、安百姓。

“修己以安百姓”实际上就是平天下的意思,按现在的语言来说就是建设一个理想社会,理想社会就是大家都过得好。后来的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”等理想的追求都说明仁的内涵不只是个人修养,还包含有社会理想。有“天下为公”的理念,并为此努力,确实是任重而道远,这也成为后来的志士仁人的最高追求。这些历代的诗词语言代表了民族精神,其基础就是《论语》提出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。所以,从这个角度来看,儒学最核心的内容,也是做人之道。

儒学注重人的提高,以所有人的修身为本,与我们一般所说的“以人为本”并不相同。常说的“以人为本”更多的是一种管理思想,讲究决策的时候考虑人的利益、要求;“自天子以至于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为本”则是指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。“壹是皆以修身为本”指出一切问题的解决在于人的提高,这是基础的基础,一般所说的以人为本则没有涉及人本身的提高;“自天子以至于庶人”强调包括天子之内的一切人都要以修身为本,以人为本则只是说的领导人或管理者如何对待百姓、民众或被管理者,没有包括对领导人、管理者自身修养方面的要求。


当然,依靠每个人的自觉来解决问题,实现社会的健全稳定的发展,这是理想化的。现实中,真正自觉的人是少数。在多数人还不能自觉做到“有耻且格”的情况下,就要依靠法制,依法治国还是根本的治国方略;一定的强制、刑罚都是不可少的。应该说,修身为本是一种根本理念,它并不排除法制等必要的元素;而从学国学的方面讲,就要强调首先最重要的是学做人,启发人们修身的自觉性。要把两个方面结合起来,不应对立起来。
提高中国人的精神,需要做的有很多,但毫无疑问的是,离不开国学,离不开中华文化。


声明:部分文章来自于网友投稿及网络收集整理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删除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

加载中~
相关推荐
易经六十四卦——以天道喻人(君子)道!
易经六十四卦——以天道喻人(君子)道!
《易经》是一部中国古哲学书籍,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,其对于天地万物进行性状归类,天干地支五行论,甚至精确到可以对事物的未来...
  • 李炎宸国学
  • 2024-02-23
  • 684
+1
“正月十五燃三灯,一年兴旺路路通”,哪三灯?摆对位置,家族兴旺!
“正月十五燃三灯,一年兴旺路路通”,哪三灯?摆对位置,家族兴旺!
1在华夏民族的传统节日中,元宵节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和深厚文化内涵的日子。元宵节,是中国春节年俗中的一个重要节令,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。元宵节是个很古老的节日,...
  • 李炎宸国学
  • 2024-02-23
  • 1028
+1
2024年,极为特殊的历史转折点,读懂本文受益一生,建议收藏!
2024年,极为特殊的历史转折点,读懂本文受益一生,建议收藏!
2024年,这是极为特殊的历史转折期,物质文明发展到这一步注定了精神(信仰)的缺失,灵魂空虚、物欲横流,人们的精神堕入虚无主义,只能沉浸在金钱物质欲望和肉体感官...
  • 李炎宸国学
  • 2024-02-23
  • 877
+1
2024年五运六气详解:《黄帝内经》中的甲辰年预测解析
2024年五运六气详解:《黄帝内经》中的甲辰年预测解析
何为五运六气?“运气”这个词其实源于《黄帝内经》的五运六气。简单地说,五运六气类似于全年版的“天气预报”,作为古人推测全年气候变化的一种模型,以考虑全年气候变化...
  • 李炎宸国学
  • 2024-02-23
  • 735
+1
正月初五接财神,(附接财神攻略)
正月初五接财神,(附接财神攻略)
点上方播放键收听《财神歌》道乐正月初五,各地宫观和村舍家庭都会有接财神的习惯。但是,有那么多财神,我们到底在接哪位财神?今天,我们带领大家走进道教财神世界,看看...
  • 李炎宸国学
  • 2024-02-13
  • 996
+1
今日要闻
热点排行